教育界委员热议一流大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——
“打老虎,也要有武松才行”
今天,政协教育界别41小组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,话题聚焦在一流大学建设上。
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闵维方委员首先发言。他举起自己的手机说:“我在美国买了iPone6手机,700美金。这个手机是在中国组装的,这就算中国的GDP,但核心技术都是美国的,90%以上的利润全送到美国去了。”
闵维方一边晃动着手机,一边摇头:“我们不能只关注GDP,而忽略了科技创新能力弱的问题。”
闵维方的一番话,让小组里委员们的面色逐渐凝重。
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‘要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’,这个定位是很准确的。是时候关注教育质量,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了。”闵维方举例说,美国相关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,在美国一流大学受过系统学术训练,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,92%留在美国。“高水平大学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,是吸引和会聚一流人才的高地和科技创新的摇篮。”
说到这里,闵维方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南开大学原校长、中科院院士饶子和委员,继续说:“饶院士在去年的两会上作了发言,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,我对这个观点很认同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: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,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。高等教育不强,难以留住人才,难以支持国家发展。”
闵维方向饶子和发问:“饶院士,你怎么看?”饶子和微笑点头。
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强国战略之一。我们在大学工作的人,要有清醒头脑,要加倍努力。”闵维方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,比喻为推着小车在陡峭的山上爬坡,眼下正好走到半山腰,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撤力,如果一撤力,就滑下去了。“因此,要加大力度,从体制机制、管理和投入等方面继续努力,让我国的高校真正进入世界一流,成为世界科技的最前沿。”
闵维方说到这里,凝重的会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“闵老师,你说得太对了!不仅是苹果手机,就是国产的小米手机,核心技术也是人家的。我们太缺乏研发能力,缺乏高端研发和制造人才。”民生教育集团主席李学春委员抢过话筒说,“说到底,这是教育的问题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,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,这个点找得非常准。”
李学春认为,不能只有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,一流大学、重点大学也应该转型,这应该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部分。
“我们最好的航空航天专业,能不能下移到酒泉基地去?汽车专业,能不能到襄樊去?如果这么一大批好学校转型了,研发能力自然就上去了,高端人才培养也就不是问题了。”李学春说,“一流大学建设要重心下移,下移才能创新。”
李学春的发言,同样赢来了点赞。
一直认真聆听并不住点头的饶子和悄悄跟中国教育报记者说,“个别大学质量差得看不下去,就该停办。高等教育必须追求质量”。
“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,当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普及发展较好时,它的产业主要靠仿制、山寨;当高等教育发展起来时,这个国家才能走向创新。现在提‘四个全面’,关键还在于创新驱动,人才是根本的保障。‘打老虎,也要有武松才行’。高校建设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。”列席小组讨论的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也参与到讨论中来。
谢焕忠努力地伸了伸头,向坐在同一排但隔着好几个座的闵维方说:“闵老师,向您汇报,教育部正在研究进一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的办法和举措,包括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,都在进行之中,马上就会有新动作。一流大学、一流民办教育都会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。”(记者 张婷 3月6日发自北京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5年3月7日第1版